
近日,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联手亚马逊、沃尔玛等电商平台,突然下架了320万件中国电子产品,其中大约68%为家用安防摄像头,22%为智能手表。这些产品被美国政府指控为“可能监视美国人”,但他们始终未能提供任何实际证据。
在同一天,美国财长贝森特在电视节目中公开拿中国留学生说事。他声称,美国拥有30万至40万中国留学生,而中国只有800名美国学生,这样的“严重失衡”引发了广泛关注。此言论暴露了美国试图将教育交流政治化的意图,甚至暗示可能利用签证政策对中国施加压力。
这两项举措看似强硬,实则暴露了美国的战略焦虑。在科技领域,中国在全球5G专利的占比已超过30%,华为、海康威视等中国公司在智能家居和安防设备市场持续扩大影响力,令美国感到越来越被赶超。在政治方面,2026年中期选举日益临近,“对华强硬”已成为美国两党共同的政治立场。特朗普政府迫切需要制造外部矛盾,转移国内的关注。
然而,美国的弱点也暴露无遗,中国正牢牢掌握着全球稀土资源的关键。中国控制着全球约90%的稀土分离加工产能,2025年9月,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稀土开采、冶炼技术及含稀土产品实施全链条出口管制,这一举措直接影响到波音公司。波音约35%的钛合金结构件和72%的稀土材料依赖中国供应,美国商务部的内部报告指出,如果中国切断稀土供应,波音的发动机生产将面临至少6个月的停滞。
展开剩余67%中国的反制措施不仅有底气,更显得非常智慧。10月14日,中国商务部依据《反外国制裁法》,将韩华海洋株式会社的5家美国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单,禁止中国境内的企业和个人与其进行交易。这些公司曾协助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进行301调查,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利益。此次反制行动明确直指美国试图振兴造船业的软肋。
让美国更为焦虑的是,中国不仅在稀土领域拥有话语权,在高端制造领域的自主替代进程也在加速。例如,中国商飞C919的订单已突破1200架,长江-1000A发动机已完成验证,并计划到2029年实现年产200架。这意味着即便美国实施对波音零部件的出口管制,中国的大飞机国产化进程也将加速,最终导致波音失去中国市场。
在这场博弈中,中国冷静应对,而美国则显得急躁。当特朗普深夜在社交媒体上发泄情绪,威胁“以牙还牙”时,中国驻美使馆选择暂时不做回应。这并非软弱,而是一种战略定力。中国商务部随后在记者会上简短声明,强调出口管制是基于国家安全和全球产业安全的合理决策,同时指出美国在芯片和高端设备出口上长期存在双重标准。
事实上,美国内部早已陷入政策困境。特朗普政府提出的100%关税政策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广泛担忧。美国财长贝森特虽然一方面表示关税未必会实施,另一方面却又威胁采取“强硬反制措施”,这番言论表明美国政府在决策上的矛盾——既希望展现强硬姿态,又害怕贸易战的升级伤及自身。
而留学生问题更是美国的“自伤拳”。中国留学生每年为美国高校带来大量经济收益,若大规模驱逐,必将直接影响美国高校的财政收入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美国政客在炒作“留学生失衡”时,竟忽略了一个事实:中国在STEM(科学、技术、工程和数学)领域的人才储备早已超过美国。
从更深层次来看,这场博弈实际上是两种思维方式的对抗。美国试图通过“零和思维”切割全球产业链,而中国则坚持“共赢逻辑”。当美国滥用“国家安全”这一大棒时,中国则通过法治化、制度化的方式应对挑战。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指出,中国的反制措施并非情绪化,而是在维护公平原则下的对等回应。
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深度捆绑,逆潮流而动的美国最终可能自食其果。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已占全球近30%,是全球供应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。如果美国坚持脱钩政策,不仅将面临产业空心化和消费者成本上升的问题,还可能导致其盟友逐渐疏远。
在这场中美博弈中,中国凭借稀土资源、市场韧性和完备的产业链优势,每一次精准反制都让美国感受到压力。而特朗普政府在政策上的摇摆不定和过度依赖单边手段,正在使美国在这场长期博弈中逐渐失去主动权。
发布于:天津市双悦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